
助工人作者的養成如同樹木的成長...
每個故事或者療次都是一片片從綠芽初出而成的樹葉,
踏實的督導則是粗幹,
讓枝葉向更廣闊的氣層和摩娑陽光迎風招展,
而根也能紮得更深,
碰觸隱藏在地層裡的幽暗創傷…
在團體督導裡,大家品類各異,
藉由不同觀點的交流,
遮覆攀緣形成森林。
透過督導的引領與四位專業工作者的交互暉映,
如同行使光合作用般一次次地得到滋養,
擴展對諮商現場的知覺、深化思考,
賦能心理專業的茁壯。
俞翔元 精神科醫師
◼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理事長
◼ 精神科醫師
◼ 精神分析實踐臨床工作者。
【回應人介紹】

郝柏瑋 諮商心理師/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台灣職能治療性健康團隊召集人
台灣開放式對話網絡召集人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理事

陳郁姍 諮商心理師
專長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會員
譯作如下: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社區諮商的有效應用》導論、第一、二、三章
《精神病主體: 拉岡視角》第一章

何彥廷 實習諮商心理師
冒險治療/體驗教育/應用戲劇工作者
興趣取向:精神分析心理治療
【活動時間】
總共8次
07/10、7/31、8/21、9/11、10/02、10/23、11/13、12/25
星期日 14:00-16:10
【參加對象】
- 僅限精神醫療、精神護理、心理、諮商、輔導教師、社工師等心理臨床工作者,與以上相關科系且正接案實習的學生報名。
- 限額10人,8人以上成團,報名後會進行資格審查。
- 請於報名前確認網路與視訊設備的品質,建議配戴耳麥避免回音。請在報名前評估硬體設備對學習品質影響的風險。活動當天恕不受理任何原因之退費。
【進行方式】
網路 Zoom 直播
【活動流程】
14:00-14:40 個案提報
14:40-15:40 督導&回應者回應
15:40-16:10 團體討論與Q&A
- 每次由1位提報者輪流報告。工作方式不限於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督導報告長度不超過5頁,並在督導前4天提交。個案研討後基於保密原則回應者將刪除檔案。
- 一般成員僅需當天參與,當天亦不發送案例資料。
【報告格式】
個案背景、求助問題、問題發展史、家庭關係與發展史、是否有其他專業人員/機構同時介入中、諮商關係、對問題的評估、晤談歷程、1頁以上的回憶稿、提案者想討論的問題。
【活動費用】
總共8次:
一般成員3200元
提報者2400元
會員9折
【注意事項】
1. 本課程禁止私下錄音、錄影。主辦方將在進入回應與講評階段錄影,僅供內部檢討使用,不提供回放。
2. 活動因涉及個案討論,活動中學員須「全程開啟視訊,並確認您的參與環境無其他非相關人員」。若無法遵守,恕無法參與學習團體。已參與者將從線上會議室移除且無退費。
3. 請遵守職業倫理與維護案例的個人隱私,請勿在本團體外與非本團體成員,私下或公開討論案例隱私內容。
【線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