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
最新消息
關於協會
協會簡介
理事長的話
建立的行動
加入協會
徵文辦法
認識拉岡
拉岡生平簡介
拉岡著作簡介
拉岡研討班
拉岡的分析者們
拉岡術語對照表
課程與活動
研習營簡介
最新課程
兒童精神分析案例治療分享會
歷史課程
歷史課程介紹
2022年6月線上講座
2022線上督導團體
2022年度讀書會
2022年臨床案例課程
2020年 3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4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5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6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7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8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9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10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12月網路專題講座
2020年 春季專題
2020年 夏季專題
2020年 秋季專題
2020 冬季專題
電影欣賞暨訪談會:我們的困境
2020年暑假網路公益課程
2020年 網路個案研討會
2020年 同儕督導
2020年 第二屆拉岡研習營
2020年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年度研討會
2020年 複合式讀書會
活動花絮
拉岡沙龍
隨譯黑白彈拉岡
溢域閱讀
人物誌
專欄文章
譯海拾遺
卡特爾小組
紀念雄伯
相關連結
冬季專題研討班
拉岡的主體拓樸學
拉岡派的代數與拓撲理論照亮下的實踐
眾所周知,精神分析,自佛洛伊德開始,代表著知識史上一種深刻的認識論的斷裂。隨著它的發現,現代科學革命進入了多種人類物件的領域,顛覆了我們構思社會和主體性的方式。佛洛伊德通過證明思想被剝奪了穩定的中心,並因此將有意識的自我作為心理生活的主要實例而予以廢除,他借此嚴格地表明,思維本質上是一種異化的形式,一種由複雜的時空關係組成的衝突過程。如果早期現代物理學的發現逐漸導致了宇宙不知道的中心,而進化生物學的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洞察力地認識到生命是一個去中心的、非等級的過程,那麼,精神分析又帶來了另一種去中心化:思維的空間不再被理解為植根於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明確劃分,而是出現矛盾、彎曲和遍歷破裂、褶皺、間隙、凝縮和移置的。
拉岡派的精神分析經常以晦澀難懂著稱,然而,他致力於處理佛洛伊德的理論和臨床帶來的這些斷裂、彎曲,以及動態變化的整體的構想,他對佛洛伊德的元心理學的發展,如同比昂對客體關係的元心理學的發展,並且反過來很好地處理了幾個關鍵性的臨床問題:症狀的本質、分析的終止、精神病的臨床、分析家的訓練以及精神分析的協會應該有的架構同使命。
然而,我們不應該把晦澀作為拉岡派的標籤,轉述拉岡的理論。就如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學說,當年只有一人可以讀懂,而現在已經被普及的那樣。拉岡曾經對自己的讀者說過這樣的話:「雖然現在看起來我說的話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但是十年後,你們就知道它是多麼的簡單。」
正是應著這句話,在全球疫情的冬季,張濤老師和楊立力老師希望給精神分析的實踐者帶來一絲思想激蕩的暖流。在前面三季度教學對拉岡的思想有所深入之後,我們要去到拉岡後期的理論:代數學和拓撲學這兩大工具上,其目的是為了揭示結構語言學和欲望圖時期的拉岡前期理論無法展現的每個個案在長年高頻率的精神分析實踐中言在主體的整體的複雜性以及龐大的臨床敘事。
兩個充分完成分析的案例:一例拉岡派的經典法國案例和一例拉岡派的中國完整案例將是此次工作的堅實基礎,兩個案例一個長達五年,一個長達七年。透過這兩個案例,我們試圖揭示拉岡後期理論的強大的詮釋力以及臨床實用性。
在牽涉到數學思想的部分,我們透過前期備課嚴格縮減了相關理論的複雜性,透過數學系楊立力老師的生動的數學寓言以及拓撲學的動態圖示來促進教學,只需要初中的數學基礎就能理解這些看似深邃的拉岡理論,並且,最終來深入到指導精神分析的臨床工作中。
課程分為兩個部分,透過相同的代數與拓撲理論來描述兩個個案,以便分別1展現拉岡派精神分析的完整整體與分析的終止(分析者的視角),以及2拉岡的臨床(分析家的視角)還有精神結構及其治療問題。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從有到無
1 何謂結構:集異壁
1.1 數學中結構的定義(代數結構與拓撲結構)
1.2 親屬結構、神話結構、文化結構、金融結構、地質結構、民族結構
1.3 小漢斯的症狀結構性媾變
2 能指集合
2.1 症狀背後的能指鏈條,以個案核心片段為例子
2.2 集合:隱喻和換喻的集合表述
2.3 主體的集合:能指集合與不可表徵物(S0-S1):禪宗公案為例
3 局部與整體(上)
3.1 意識與無意識的莫比烏斯性質
3.2 局部鏈條與完備鏈條的關係:法國完整案例能指鏈全圖
3.3 地圖悖論:分析家必然的盲點
4 局部與整體(下)
4.1 精神分析的認識論:缺失之洞的認識論
4.2 能指空間上的動力系統結構:中國案例
4.3 作為潛在動力法則的聖狀與法則的標記物(能指系統)
5 從代數到拓撲學:
5.1 環面與主體的緣起
5.2 交叉帽與主體的幻想結構
5.3 克萊因瓶:兩個個案穿越幻想之表述
6 拓撲學與俄狄浦斯情結
6.1 三界的莫比烏斯帶的登錄
6.2 集合的勢與熵
6.3 症狀的動力學與分析的動力學
第二部分:無中生有
7 形式語言與公理系統
7.1 替代欲望圖的集合表述:[語素/詞/句/話語] 對應於 [神話素/神話/神話體系]
7.2
哥德爾定理
-
主體間能指空間的互引與自謂
7.3
造字之夢:內與外的翻轉與嵌套
8 分形(上)
8.1
克萊因瓶與基礎幻想
8.2
基礎幻想與壓抑返回之間的分形機制
8.3
認同與認異:主體、他者、否定的拓撲關係(以造字之夢為例)
9 移情的拓撲學
9.1
分析家的功能與移情的勢
9.2
移情下重讀的造字之夢
9.3
精神病的移情的拓撲表述
10 分形(下)
10.1
結構的增補:未發作的精神病的症狀
10.2
症狀分形的邏輯:精神病症候學的一種解釋利刃
10.3
康托爾分割:從離散到聚合:精神病的三類亞型
11 字母
11.1
一例完成治療的妄想狂案例報告
11.2
拓撲的增補:分析家的功能
11.3
三種移情下表像、字母、能指的縫紉術
12 字母(下)
12.1
一例完成治療的精神分裂個案的報告中字母的工作
12.2
一例完成治療的關係精神病的個案報告
12.3
答疑
講課內容會隨著講課進度酌情修改。
上課時間
星期六早上0930~1130
課程日期
10/24~2021/01/16
10月 24, 31 日
11月 7, 14, 21, 28 日
12月 5, 12, 19, 26 日
2021年 1月 9, 16日
全程網路授課
採用網路ZOOM平台
提供線上視頻回放 期限3個月
費用: 台幣 5500 / 人民幣 1200
講師簡介
本研討班由雙講師主持,每次課程均由張濤老師和楊立力老師出場
張濤老師
法國拉岡派組織: 精神分析維度的分析家
2016年開始接受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之維創始人、國際拉岡派組織Convergencia法國秘書長Réne Lew的定期督導,主攻方向重度精神疾患的分析諮詢
2018年底至今,與世界精神分析協會Bernard Porcheret等開展卡特爾小組的研究工作
中法精神分析系統培訓師資
成都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督導師、築愛心理諮詢機構精神動力取向督導師
成都精神衛生中心心理門診治療師(2008-2010),2010年開始私人執業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精神分析家(2006至今)
歐洲精神分析組織間聯盟精神分析家(2015至今)
廣州精神分析行知協會專委會成員(2019年至今)
《精神分析筆記》執行編輯(2005-2010)
人人健康雜誌《拉康在中國》心理專欄的策劃和主筆(2019年至今)
巴黎第八大學精神分析博士
楊立力老師
執業精神分析家接待成人及青少年
從事精神分析實踐與研究,專研拉岡理論的數學化
四川大學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數理邏輯、拓撲學、動力系統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教師,進行數學專業教學和科研
2006-2019 年間曾接受Jean Gérard Bursztein、Nathalie Charraud、Françoise Gorog、Jean Jacques Moschkowitz、Christian Hoffmann等法國分析家培訓及督導
發表著作:《作為疾病的愛—對一例造字之夢的研究》,第十三屆中法精神分析研討會暨第十二屆中國拉康派精神分析大會論文,2017
報名方式與課程詢問: LINE ID : secretgarden83
微信報名:
臉書社團: 精神分析在法國
聯絡EMAIL: lacanpsy009@gmail.com
©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