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精神分析實況

實證和市場導向板塊擠壓下摺疊隆起的

台灣拉岡派臨床實踐


俞翔元 撰



在台灣,當前精神科專科醫師的培訓計劃主要講究新醫師的養成須精熟生物精神醫學、精神疾患的診斷準則與結構式會談、病理學、後續治療方針之擬定,如精神疾病藥物處方開立、急性和慢性病房的住院照護、社區復健和職業社會功能銜接、門診追蹤,相較之下,內容雖同樣也明訂精神科專科醫師應學習並進而具備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操作能力,實際卻只偏重特定取向的治療,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正念取向的認知行為治療、焦點解決治療,這些以促進精神疾患者維持自我功能照護、提升情緒覺察、增進因應技巧及適應現實的防衛機轉的類型、至多再擴及病房內部的團體心理治療、病患家庭系統介入。

  

即便是新進醫師對精神分析感興趣,亦多不得不在繁重的臨床業務和眾多學習項目外,硬擠出氣力,撥出時間和金錢去自行參加以客體關係學派、自體心理學派、心智化或依附理論為基礎之動力或洞識取向 (insight-oriented)心理治療的培訓課程、接受督導和個人分析體驗。教學醫院和國家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端,盡皆不特別鼓勵精神分析而偏向已有充分隨機分派控制、可量化其成效或量表施作的試驗佐證之療法,保險給付除了診察費、簡易的生理心理功能評估,也因撙節精神醫療開支,遂只支付醫師門診追蹤時予患者進行支持性和特殊心理治療的費用,致使醫師通常不願再從事短期難立即見效的長程心理治療,民眾若想接受有健康保險給付的心理治療,則通常得花費很長時間等候,且接受醫院有限人力編制的臨床心理師設時限的短期服務。若果在自費市場裡頭,精神分析早也為榮格、阿德勒或後現代標榜去病理化、去標籤化的治療取向取代,不再是有著符號價值、競爭性的商品。

 

精神分析彷如自歐陸飄洋過海、在島國落地深根始終困難重重,遠不如實證科學挾帶現代化之勢在台灣精神醫學界已然佔據主導發聲位置,精神分析的深厚人文學科底蘊,反倒使其有效性或甚至可檢驗、證偽性屢遭質疑。不用提佛洛伊德的德文著作全集了,連英文標準版的中文翻譯甚至也遠落後日韓等東方語言,全部中文譯本加總至今沒有超過佛氏全集的半部卷帙,更甭說繁體中文的譯本。再加上漢語的精神分析專業術語依然殘存龐鉅的日本漢字譯詞,既無能擺脫彼文化移譯生硬的造詞,關鍵詞項各家眾說紛紜沒有行文用字的統合共識,也極度仰賴附註原文的語境而導致有著誤讀妄生義的風險。

   

學術和臨床上對精神分析採取功利實用和戀物式取用而非壓抑機制或勤勉的昇華工作,此邊緣化了的現象其實在文化界亦復如是,從上個世紀七○年代初的現代詩論戰,復接續著八○年代鄉土文學批判,以致國族認同和空白主體的闡釋異解、再到後殖民和女性主義的聲討,呈現著台灣對自身和他者界分同異的背景下,伴隨就精神分析義肢假體般,或全然吞併吃食的接納、或反向撤離欲力挹注,又賤斥、排除與徹底清空的宛似抑鬱和躁狂交替爆發。

 

論戰中診治精神分析的批判論述多立基於對無意識、泛性論、伊底帕斯父權制或陽具中心主義等概念的漫畫式肖像圖繪,在從家到國象徵認同受阻,恆落回自我形象膨脹高慢,復塌癟渙散、瓦解淪陷湮滅焦慮的自體模塑中,對他者的暴力拒斥和嫉羨,從猶疑在美日中,母親欲望之謎的幻見劇碼和父之名的除權棄權之間,直截跳至他者不存在的閉鎖性絕爽狂歡,迴轉向內攻訐精神分析論述與相關文藝作品乃病態、逃避現實、蒼白、頹廢、墮落的中產階級、內在世代、無力的知識份子,乃至於官能倒錯、亂倫、變態、享樂主義的淵藪、失根飄萍、失鄉等修辭,頻仍顯示趨近新理想的國家型態和使之無窮推遲過程的反覆吸納和吐出異質、又強烈拉回母體、與其困難分離的施受虐並存之痛快。空白主體是頑空執無、抑或等無間相續,認同症狀和偶然遺落的字符並非沒有?


若要回到佛洛伊德,回到無意識,無意識如語言那般被結構,是否精神分析的實踐上,分析師的傾聽之耳對台灣的華語、閩南語、客家語和原住民諸語、南島語多語言眾聲喧嘩,會通向拉岡所謂日語揉雜漢語音讀訓讀後變得不可輕易意解的他者場景彼端?


單獨就漢語來說,其孤立語的名動詞互含、賓語前置、定語後放、充斥流水句、名詞沒有所有格變化,亦無性和數之分、動詞不分人稱,也沒有時態等諸種特性、尚且字詞不只依重音,根據語氣和聲調而有所差異,更增添精神分析時捕捉分析者語誤、或分析師藉著斷句和會次彈性時程節律所精製無意識象徵的形成物之歧異性基底,此外,漢語的象形指事、偏旁部首的拆解,其圖像和音聲齊備的殊異處,在夢和症狀的解析、多重決定性上頭又經緯交織著怎樣的紋樣?在佛洛伊德伊底帕斯情結論述外,是否台灣的臨床實務中,發現母親更多處於先驗的符號性結構功能,母子間代際差異和後裔傳遞的維度遭強化,孩子與母親的性連結被壓抑或削減?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自成立三年以來,成員包含不分職類或持有證照與否,試圖避開自戀的想像性仿擬,回到分析師的話語位置、純淨精神分析師的欲望,不去讓步地朝向分析室內臨床的場景─無意識,即他者的言說,切近分析者的語誤、夢、症狀或轉移,逐漸累積了前述臨床實務探問,接下來意欲持續堅守實踐本身,是以敬邀任一已先在或將至而未到的前輩、同好、或對拉岡派精神分析實務有興趣諸眾加入,持續為精神分析在台灣深化和傳佈努力。

 



作者簡介

 

俞翔元,任職於台南心寬診所的精神科醫師、除從事拉岡派精神分析、督導和教學活動,以及現任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理事長外,亦創作詩和小說,當前研究課題為後創傷主體、漢語同拉岡精神分析中字符 (letter) 的概念和身心症的錯綜交織。

 

返回溢域閱讀



臉書社團: 精神分析在法國

聯絡EMAIL: lacanpsy009@gmail.com

載入中...

© 台灣拉岡實踐與推廣協會